当前位置:

painter

像一首古典又现代的诗,像一支温暖又忧郁的歌,像一幅旷达又细腻的画——这个人,就是画家何汶东。

在历经半生风雨、半生彩虹之后,没有“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”的怅惘,何汶东带着他的故事,“出走半生,归来依旧是少年”。

祖籍重庆的何汶东,童年随父亲到陕西汉中,从长江边上出生到汉江边长大,作为国防军工大厂的大院子弟,骨子里自然有着钢铁战士的热血情怀,又因为自幼热爱绘画,在已经参加工作之后,依然难舍对艺术的追求,1993年考入了西安美术学院,正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水墨人生。毕业后,家人已经随原来所在的军工单位迁址河南洛阳,家在洛阳的他再次选择了西安这座城,他说,一边是重庆,一边是洛阳,因为出生地和父母所在地,对他来讲都有一种乡愁。西安,是长安的倒影,是自己美术生涯开始的地方,也是中国乡愁的所在地,他要在这里开始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
640 (1)

绘者:追风的人

何汶东说:说起来挺有意思,喜欢画画其实是因为从小喜欢风的缘故,喜欢风中的红旗飘飘,喜欢风里的摇曳多姿,喜欢被风吹起的女孩的长发……专业学习美术之后,大量学习各种风格、流派的绘画作品,他喜欢传统古风的质朴清新,也喜欢现代新风的时尚清欢。何汶东说,起初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样的风格,但始终在学习、在探索、在创新属于自己的风格。

他读过一本《追风筝的人》小说,其中有一句话,让他备受感动。——“为你,千千万万遍”,他对于绘画便是如是如此。一路走来,何汶东积累了山水、花鸟、人物中国画扎实的功底,也仿佛是冥冥注定,他找到了城市题材的水墨画作为与众不同的开掘点,并接连斩获重要奖项。

640 (2)

何汶东带着城市的风,笔下绽放出独我的灵动。国画《城市沧桑》《月夜清晖》相继入选陕西省庆祝建国60年展、65年展,国画《午夜星河》入选建国70周年展、中国西部高原·高原展,国画《贵妃珠玉》入选中国美协第二届全国少儿美术学术展。国画《绿色通道》《梦幻地铁穿越千年》相继获得获得中国美协第十四届画展铜奖、第十五届大路画展金奖。

城市的季风同样也是乡愁。人们都说乡愁在乡村,但我觉得故乡在哪里,哪里就有乡愁,就拿先来说,古老的城墙是乡愁,渐行渐远的城中村是乡愁,依赖一代又一代的打工者建造的高楼大厦同样浸润着乡愁。

640 (3)

师者:追光的人

师者就是光、就是灯,照亮、点亮的是学生的脚下的路、心中的灯。何汶东求学开始,师从著名画家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杨建兮。他说,杨老师笔下的山水雄浑开阔、旷达深邃,治学的严谨,为人的洒脱都深深影响了他。后来又追随任职中国美协的著名画家朱凡,多年寒暑,一路写生,就像是一场又一场奇异与曼妙的旅程。感觉老师之于学生,就像是矿工头顶的灯,就像隧道口的光,就像深井中打探的井口,让热爱的有了方向。

640 (4)

何汶东多年深耕美术教育,他说:少儿美术和艺考这是两个重要的阶段,前者是起步,后者是冲刺,前者是带着兴趣领进门,后者是满怀热爱,送进殿堂,“凡是搞艺术的孩子,老师所承担的角色,就是让学生从原始的热情,到长久的深情”,没有热爱,没有梦想,干不成这件事。

640 (5)

多年来,何汶东所教的学生相继考入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、欧洲设计学院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世界名校;每年都有考入中央美院、中国美院、清华美院等国内知名院校,累计培养学生上万人,多次获得各级、各类“优秀教师”称号。在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少儿教育学术展中,何汶东获“教学精英”称号。

640 (6)

行者:追雨的人

为什么是追雨的人?何汶东喜欢苏轼的那首词《定风波》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。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

雨是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最好明证,歌里唱“往事不要再提,人生已多风雨”,苏轼的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何等旷达与洒脱。何汶东给自己的微信取名“大地书生”,他说他的人生的时空行走,始终是在重庆、西安、洛阳之间,巴蜀文化、关中文化、中原文化,像是三江汇流一样交汇在内心,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所追求的人生向度。

相比较绘者与师者,何汶东更像是一个默默问道的苦行僧,多年来从未停止过在城市与山水之间的写生,写天地生灵,写生生不息,写生活种种。何汶东说“要想让生活生动,就得像源头活动一样,活起来,动起来。”

在爱与乡愁里穿越,追风、追光、追雨,何汶东的水墨世界,因此氤氲相生,在不懈的追求中孕育自己的风华蝶变。

联系地址: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275号电信四所大唐商务大厦A座5楼

联系电话:13038589558 / 4001198313

电子邮箱:13002974696@163.com

工作时间:每周三至周日下午14:00-18:00

Copyright © 2021 Shsee. All Rights Reserved. 西安市睦颜现代书画院
技术支持:祈舜网络